高二语文第四册《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设计 1、了解莎士比亚生平及其戏剧创作; 2、体会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 3、认识罗密欧朱丽叶爱情悲剧的时代意义、社会意义。 教学重点: 1、体会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特别是罗密欧听到朱丽叶死后的痛苦心情; 2、体会莎剧语言充满浓厚诗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的悲剧性以及体现出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性学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系统 总体设计:精心设计预习内容,把介绍文学常识、熟悉剧本情节放在预习环节中,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中,采纳情境教学、讨论性学习的方法,融戏剧常识、人物分析、情感体会于学生积极参加的各种语文活动之中,课堂调控要灵活,要让学生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改变传统的练习巩固模式,课后设置更为开放的学习空间,充分体现学习的广延性和可持续性特点。 教学时数:1 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设计 授课前 3-4 天发下预习设计内容,并提示学习要求及方法。 二、课堂导入: 由一块石头的命名入手,谈谈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永恒主题:爱情。老师可以朗诵一首简短的爱情诗引出《罗密欧与朱丽叶》。老师模仿莎剧人物出场念《开场诗》,投影显示: 故事发生在维洛那名城, 有两家门第相当的巨族, 累世的宿怨激起了新争, 鲜血把市民的白手污渎。 是命运注定这两家仇敌, 生下了一双不幸的恋人, 他们的悲惨凄凉的殒灭, 和解了他们交恶的尊亲。 这一段生生死死的恋爱, 还有那两家父母的嫌隙, 把一对多情的儿女杀害, 演成了今日这一本戏剧。 交代过这几句挈领提纲, 请诸位耐着心细听端详。 三、熟悉情节: 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且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它主要是通过剧中人物台词来体现和推动情节进展。借助于台词来把握戏剧情节是我们常用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人物对话比较多,读完后情节并不能很清楚的呈现在读者的大脑中。而分析人物间的关系则可以帮助我们迅速的熟悉剧情、把握人物的心理及命运走向。 1、第五幕第三场主要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他们是什么身份?关系是怎样的? 帕里斯罗密欧朱丽叶亲王凯普莱特蒙太古劳伦斯侍童鲍尔萨泽 2、用简要的语言概述课文节选部分内容。 帕、罗决斗,罗、朱殉情,神父陈情,蒙、凯和解。 四、观看电影片段: 选取罗密欧在朱丽叶墓前自诉和朱丽叶醒来一段。 五、赏读品味 莎士比亚是语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