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互动性理论景观设计新形态摘要:平遥古城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悠久的历史沉淀,成为山西乃至中国宣传晋商文化的名片,享誉世界。文章针对新型旅游业的快速进展,指出平遥古城在景观方面面临的诸多问题,并引入人地互动理论,探讨平遥古城西门入口景观改造措施。关键词:平遥古城;入口景观改造;人地互动性理论;传统;创新1 平遥古城下西门景观的背景与现状1.1 景观强调视觉层次美,缺少多感官的互动体验性能平遥古城自进展旅游城市以来,对古城内外景观环境进行了一系列规划、设计,以求达到符合旅游城市的标准。但由于对古城价值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往往将重点放在对实物遗址的关注与维护上,多年下来,整体古城文化景观设计不甚理想。结果为:一是景观树单一,缺乏生态多样性,且植物配置也不合理,缺乏地方特色;二是由于多数景观带都被大理石栏围挡,公共设施也不完善,因此,游客只停留在视觉层次,缺少多感官的互动体验。城门入口处作为游客造访平遥的首要驻足点,如不合理规划,视觉上做不到引人入胜,将会影响对古城的整体观感。1.2 停车的空间体量与整体统一性的缺失随着自驾游出行方式的快速兴起,平遥古城作为旅游城市,显然准备得不够充分,现有停车场远不能满足高峰时期的停车需求,且有不断恶化趋势。导致这一现象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外部因素,根据调查显示,古城各个城门入口处的停车场均不能满足现有停车量,这种情况在五一黄金周、国庆七天长假等游客出行高峰时段更为严重。就拿古城下西门来说,停车场容量不足,设施滞后,管理不到位,由于毗邻城门,直线距离不到 20 米,这条路段时常发生交通拥堵现象,更甚者发生交通事故引起纠纷乃至斗殴;二是内部因素,平遥古城远在西周时期便是军事重镇,到明清晋商崛起,生活富足,人口出生率高,到目前平遥已是山西第三大人口县了。虽不断有人口迁出到城外生活,城内仍有 4 万多居民,在这其中,私家车拥有者不在少数。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停车场吞吐量不足的困境,面临外来车辆的急剧增多,令本就不足的停车位更加紧张。1.3 指示性和人流量之间的内在矛盾此外,景观指示性不明与拥挤的人流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根据有关资料显示,2024 年度平遥古城接待游客总量达到创纪录的156.8 万人次,而在黄金周期间,共接待游客 54.9 万人次,同比增长3.7%。而景区指示性标志却严重不足,除部分指示牌字迹清楚,其余或是由于气候因素,风化严重,导致无法有效识别,或是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