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六年级语文教案——《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教案——《三峡之秋》教学设计_第1页
1/4
六年级语文教案——《三峡之秋》教学设计_第2页
2/4
六年级语文教案——《三峡之秋》教学设计_第3页
3/4
——六年级语文教案《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好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是闻名世界的风景区。本文的作者方纪对三峡的秋景的描写更是漂亮动人,读了之后,仿佛置身其中。(1 课时) 二、教学要求: 1、理解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表达的思想酌情。 3、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自读自悟、观、读、想、写四结合。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沟通。 六、使用媒体:课件《三峡风光》或教学图片。 七、教学程序: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学生沟通利用从网络上或图书馆等到地方搜集、整理的长江三峡的有关资料。 2、长江,养育了炎黄子孙,滋润着华夏儿女的心田。长江三峡,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圈。今日,让我们走进三峡,共同领略三峡之秋的神韵。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1、提示要求: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有何收获,遇到了什么问题。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沟通。 (1)谈收获。 (2)质疑问难。 学生自由谈,对于提问有价值的学生进行表扬,同时找出有代表性的问题。 三、再读,深化理解。 1、提出要求:读全文,选最喜爱的部分自学,在书上圈圈、划划、注注,想一想应该怎样读。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小组讨论沟通,老师巡视指导。 4、全班沟通。 采纳小先生讲课法:小组代表到台前汇报自学成果,其他学生补充,评比朗读情况。老师适时点拨,出示课件。 学生发言可抓住以下要点: (1)总写三峡秋景,抓住了成熟的特点。通过橘树、柚树的叶子、果实来表现成熟的秋景。 (2)早晨景色,突出了清新和明丽。从晨露闪亮到露水渐逝,再到一片明丽,读者在感受变化时心情似乎也一片明朗。 (3)中午的景色,表现了热烈的特点。作者用比方的手法,把长江化作一条巨蟒,咆哮奔腾、呼啸而去,所过之处,一片金黄。 (4)黄昏景色,抓住了平静的特点。倒影林立的长江仿佛变成了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温柔可爱。 (5)在写夜景时,作者用两个自然段的笔墨,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的图画。从入夜时的沉沉入睡到圆月高悬时的恍入梦境。渔火、灯光、光晕、汽笛,有光有声;月光、山影,有黑有白。再加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六年级语文教案——《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