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故都的秋》教案6 新人教必修2

《故都的秋》教案6  新人教必修2_第1页
1/7
《故都的秋》教案6  新人教必修2_第2页
2/7
《故都的秋》教案6  新人教必修2_第3页
3/7
《故都的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课文特点及地位: 《故都的秋》所处的单元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单元。现代散文不仅由白话代替了文言,而且由“代圣人立言”变为“表现自己”,由“文章”上升为“文学”,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习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因此,以开放的思维,以现代的教育模式来学习本文,将对散文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3)尝试网络环境,结合多媒体,解读经典文本。 3、情感目标: 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 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二、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所以,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和设疑讨论法两种方法。 三、学习方法 1、课前组织要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 2、通过多媒体听读朗读,感受作品语言。 3、深入研读文本,适时讨论,探究其情景相融的艺术手法,感受人文精神。 4、拓展课堂,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布置预习题: 利用网络或参考书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创作风格、作品的写作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2、导入新课:(5 分钟) (1)用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同时展示京城秋景图片,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围,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畅谈感受,回忆或朗诵收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文。 【名句参考】 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故都的秋》教案6 新人教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