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麦穗》随感 阿木 我很喜欢听歌,但我决不会只听一个人的歌。 我很喜欢散文,同样,我不会只读一个人的散文。 所以,我对张洁的了解并不多。 第一次读《拣麦穗》,到底是什么时候,早就忘却了……大概有两年了吧……但作者那浓烈的感情笔触,细腻深挚,优雅醇美。自读了第一次后,其间又陆陆续续读了好多次,我从来都刻意地去看什么,但是,每每读到这篇文章,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情愫在心中涌动,究竟是什么又说不准。 或者,那就是,是感动吧,我想。 不为别的,只为小姑娘的那份纯真。 不为别的,只为小姑娘的那份胆量。 我不大会写文章,所以,我不敢妄自去评论它的好与坏。 是的,不敢。 但是,说说心里话,应该可以吧? 纵观整篇文章,很难在字里行间中找到那些绚丽的辞藻,文章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象,作为文章感情抒发的基调,也只是一根根散落在田野里的麦穗。维系全文靠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情,透过着一根根散落的麦穗,我们看到了一个小姑娘纯真的情怀,看到了一个小姑娘纯真的心。 小孩子的心是空灵灵的,通剔透明。 纯真的年代,谁没有过呢? 小姑娘要嫁给一个可以做她爷爷的人,那么简单,那么直接。 在我们看来,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有些好笑,甚至有些荒唐。不是吗,只不过是为了几颗糖…… 当然,用我们的眼光来看,是有点不可思议,小姑娘可能不会了解我们的苦心,但我们也未必能够了解小姑娘的心——我就是爱他,我就是爱他的糖——多简单的事,何必弄得那么复杂?! 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谁没有一些令人回味千遍万遍的童年? 但是,好像都过去了吧。有时真的觉得它离我好遥远了,有时呢,却发现自己就是个小孩。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像那个小姑娘一样。 我家里有兄妹三人,父母那点爱分了三份,分到我的那一份,最多也就是和别的孩子持平了。 可是,我一离开家,跑到村子里那个旷场上,我的身价就倍增了——当然不只是我——所有孩子都一样。 农村人都是爱小孩子的,甚至可以说爱得有点过分,爱得已经没有了边界——他们所有的孩子,自己的和别人的——虽然那时的人一点也不富裕。 那时的小孩子是不会饿坏的,就算家里没人在,东家一口,西家一口,也就能过日子了。 我学自行车的时候,全村人都出来了,我的自行车是在全村人的吆喝声学会的,是在叔叔伯伯手把手的扶持中学会的。 那时村子里似乎没什么大事,最大的事就是哪家又买了个新锅,烧锅的时候,如果没事,全村人都是会出席这个盛会的,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