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单元小节与评测 阶段质量检测(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苏联漫画家摩尔的作品《救命》,描述了 20 世纪 20 年代初,一位农民的骷髅化,其背后的“麦穗”已经干瘪萎缩。这幅漫画意在表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B.新经济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人民热烈欢呼C.农业集体化损害农民利益,遭到人民反对D.人们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的不满解析:结合材料“20 世纪 20 年代初”和“麦穗已经干瘪萎缩”,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征集制。故选 A。答案:A2.“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这方面引起的。”这则史料作为背景材料可用于研究(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俄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 D.戈尔巴乔夫改革解析:分析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起了农民的不满,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故选 B。答案:B3.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斯大林的这一思想( )A.对苏联工业发展影响深远B.是苏联长期“左”的思想的根源C.是赫鲁晓夫进行改革的导火线D.是斯大林体制的集中体现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斯大林时期大力发展重工业,使苏联迅速变成一个工业化国家,这在当时应该是适合苏联实际的。故 A 项正确。B、C、D 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答案:A4.1929 年,苏联用短短 10 个月的时间建成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参加建设的有苏联人、美国人和德国人,先后在这里工作的美国工程师有 730 名。材料说明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A.继承发展了新经济政策B.得到欧美国家大力支持C.引进了欧美技术和人才D.开创了新型工业化道路解析:注意时间信息“1929 年”,美国大量人才的加盟与 1929 年美国经济大危机有关。新经济政策 1927 年事实上已经结束,引进人才与新经济政策内容不同,谈不上继续与发展,排除 A。苏联与欧美制度不同,故“得到欧美国家大力支持”的提法是错误的。“新型工业化”应该是“知识经济”,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