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 书魏郑公传后素材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 书魏郑公传后素材_第1页
1/3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 书魏郑公传后素材_第2页
2/3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 书魏郑公传后素材_第3页
3/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2 题。(每小题 3 分)书魏郑公传后曾巩余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而魏郑公之徒,喜遭其时,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无不谏诤。虽其忠诚自至,亦得君以然也。则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而前世之君不及者,其渊源皆出于此也。能知其有此者,以其书存也。夫君之使臣,与臣之事君者何?大公至正之道而已矣。大公至正之道,非灭人言以掩己过,取小亮以私其君,此其不可者也。又有甚不可者:夫以谏诤为当掩,是以谏诤为非美也,则后世谁复当谏诤乎?况前代之君有纳谏之美,而后世不见,则非唯失一时之公,又将使后世之君谓前代无谏诤之事,是启其怠且忌矣。太宗末年,群下既知此意而不言,渐不知天下之得失,至于辽东之败,而始恨郑公不在世,未尝知其悔之萌芽出于此也。夫伊尹、周公何如人也!伊尹、周公之切谏其君者,其言至深,而其事至迫,存之于书,未尝掩焉。至今称太甲、成王为贤君,而伊尹、周公为良相者,以其书可见也。令当时削而弃之,成区区之小让,则后世何所据依而谏?又何以知其贤且良欤?桀、纣、幽、厉、始皇之亡,则其臣之谏词无见焉。非其史之遗,乃天下不敢言而然也。则谏诤之无传,乃此数君之所以益暴其恶于后世而已矣。或曰:“《春秋》之法,为尊、亲、贤者讳,与此戾矣。”夫《春秋》之所以讳者,恶也,纳谏岂恶乎?“然则焚稿者非欤?”曰:焚稿者谁欤?非伊尹、周公为之也,近世取区区之小亮者为之耳。其事又未是也。何则?以焚其稿为掩君之过,而使后世传之,则是使后世不见稿之是非,而必其过常在于君,美常在于己也,岂爱其君之谓欤?或曰:“造辟而言,诡辞而出,异乎此。”曰:此非圣人之所曾言也。令万一有是理,亦谓君臣之间,议论之际,不欲漏其言于一时之人耳,岂杜其告万世也!噫!以诚信持己,而事其君,而不欺乎万世者,郑公也。(辑自《圣宋文选》、《宋文鉴》、《南丰文粹》)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魏郑公之徒,喜遭其时徒:人B.渐不知天下之得失渐:逐渐C.夫《春秋》之所以讳者,恶也恶:厌恶D.以诚信持己,而事其君持:要求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夫君之使臣,与臣之事君者何?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是启其怠且忌矣。得过且过。 C.以其书可见也。以沛公言报项王。D.岂爱其君之谓欤?其贤不及孔子。11.下面四组各两句能够分别从正反两面说明“诤谏”必须君臣配合才有效的一组是A.①事之大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古代散文阅读精粹 书魏郑公传后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