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弱者——《琵琶行》课后撷珍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教 材 悟 读白居易是一位关心下层人民,同情人民疾苦的诗人,他在《琵琶行并序》一诗中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形象,概括了冷酷的封建社会中下层妇女特别是歌女的不幸遭遇,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这类弱者的同情,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弱者的关注。我们也应该像白居易一样,对于不及我们的人,不要讨厌他,而应同情他,能够帮助的就尽量帮助他;即使不能帮助也要包容他。天下最高的学问是什么?同情弱者,帮助弱者。孔子讲“仁”,老子讲“道”,墨子讲“博爱”,归根结底,都不是为了让强者更强大,而是为了让贫弱的人得到更多的福利,让不幸的人得到更多的快乐。弱势群体理应得到社会的关心。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我们都要给他们提供帮助。【素材运用】 我眼中的白居易,是一朵同情百姓疾苦、忧国忧民的伤感之花。他可怜琵琶女的悲惨身世,同情琵琶女的凄婉人生,于是,用那“枫叶荻花秋瑟瑟”的笔触写出了“别时茫茫江浸月”的伤感之情,情感的芦花在秋夜的凉风中瑟瑟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啊,此时的白居易也是身处被遗忘的角落里的人,处境悲哀,所以“江州司马青衫湿”,在当时官场的伸张正义抵不住小人的谗言献媚,数年的心血免不了被贬斥的厄运。读了白居易的诗,我多了一份对世事的哀叹,多了一份同情心。【相关话题】 1.关注弱者;2.同舟共济;3.同情。美 文 品 读能饮一杯无2014 年 07 月 02 日《新民晚报》潘向黎唐代的时代气质,大体上是比较豪迈浪漫、率情任性的。这一点在诗人们身上充分体现,诗人们纷纷留下那么多和酒有关的名篇、名句,许多并非专写饮酒的诗中也经常出现举杯独酌或觥筹交错的场景,就是有力的证据。最典型也最著名的当然是李白,如果没有酒,很难想象李白如何做这个诗仙。其次大约是杜甫,诗圣和酒也有极深的交情,而且一直保持到晚年。还有王维、孟浩然、白居易、刘禹锡、李贺、杜牧、陆龟蒙……笔下都曾飘逸酒香。论写酒,李白和杜甫之后,当数白居易。他最脍炙人口的是这首《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无”是口语,效果极妙——“末句之‘无’字,妙作问语,千载下如闻声口”(《诗境浅说续编》)。确实如此,如同和好朋友当面的随意询问,或者在一纸便笺上信手写就的邀请,如此家常,如此单纯,却色彩诱人人情纯厚,千载之下犹觉温暖芬芳而令人深深向往。饮酒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