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凤凰台】2014届高考历史二轮提优 专题一 中西古代文明史 第一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孕育 先秦导学案课堂评价一、 单项选择题1. (2013·广州一模)西周时期,有“刑不上大夫”的原则,那么对大夫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的是( ) A. 禅让制 B. 礼乐制 C. 九品中正制 D. 察举制2. (2013·揭阳一模)历史的推论离不开对史料的正确解读。下列对材料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史 料解 读A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天子授民授疆土,诸侯将土地的所有权转交给子孙后代B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分封制的目的是将邦国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C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宗法制的具体内容,封国不是完全独立的,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必须定时朝觐、进贡、出兵劳役等3. (原创)《史记·货殖列传》载:“《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司马迁认为( )A. 西周实行“工商食官” B. 秦汉采取重农抑商C. 耕种、开采、加工、交换本末有别 D. 农工皆本,经济民生4. (2013·深圳二模)“大器晚成”、“大象无形”、“质真若渝”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最早都源自同一本先秦典籍。它是( )A. 《春秋》 B. 《道德经》 C. 《论语》 D. 《韩非子》二、 非选择题5. (2013·广州调研)世界历史主要探讨和阐述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到全世界成为一个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世界历史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向。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的漫长历程。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它们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纵向序列。这个纵向序列并非一个机械的程式,不是所有民族、国家或地区的历史都无一例外地按着这个序列向前发展。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世界历史直到这时才真正开始了它的存在。——吴于廑《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历史》(1) 列举春秋战国时期体现生产力发展的史实,简述其对生产方式的影响。(2) 列举1516世纪打破世界各地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