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 4 综合翻译自 主 学 习文言翻译考查的范围是浅易的文言文,考查的实质是理解文言文,重点是语句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备考时,要坚持直译为主,尽量将每个单音节词译为双音节词。考试时,要快速理解句子的大意,放在语境中,对照文意的理解,聚焦采分点。目前高考中的文言翻译多是从前面阅读材料中选几个句子进行翻译,因此,翻译的第一个步骤就是通读全文,并借助选择题的选项整体把握文意,为翻译局部的语句打好基础,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第二步,按照词序,逐词落实,进行一句句对译。遇到疑难句时,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第三步,译完全文后,再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乱译。文言翻译题考查的是考生的综合能力,不少考生好像无法弄清其中的“门道”。其实,只要认真总结,不断实践,还是可以归纳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的。下面向大家作几点提示:1. 夯实考点基础,做到有备无患2. 进一步增强语境意识3. 抓住关键词语一一对应每一个关键词或词组,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1) 平时对高中教材中一些重点篇目中的实词用法做必要的梳理,注重归纳积累。如《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2) 在翻译句中出现现代汉语也在用的词语,绝大部分为古今异义词。如“其实”“夫人”“祖父”“指示”“前进”等。(3) 善于根据现代汉语中常见的成语推及文言实词的意义。如“亿独言岁饥,愿贷民租”中的“贷”可联想成语“严惩不贷”,即宽恕的意思。(4) 在字字落实的前提下,关注每一分句是不是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然后判断是否符合生活常理和现代汉语语言的表达习惯,力争一字不漏,使句子通顺。一、 翻译的原则和要求1. 坚持文言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就是在整体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而要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并在表达方式上也与原文保持一致,就要求综合运用各种文言知识,对文言句的关键点进行分析。在直译无法进行,或不能准确地传达原意的时候,可以采用意译。需要意译的地方往往涉及典故、特殊说法、习惯用法、修辞格等,如果按字面意思翻译,今人可能不理解其内在含义,因此,要换成今人能懂的方式去表达。2. 严格文言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即准确、明白、通顺,既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又要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