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 版高中历史 1 单元 第 2 课时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备用题库 新人教版必修 2一、选择题1.在某次青铜器文物展览会上,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赢得了参观者的高度赞誉。如果外国参观者向你咨询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在何时进入繁荣时期,你应该回答( )。A.春秋晚期 B.商周时期C.秦汉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解析】 夏商周三代被称为中国的青铜时代,但是商周是我国青铜技术的鼎盛、繁荣期。【答案】 B2.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解析】 根据题干叙述的技术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项技术是灌钢法,灌钢法出现于南北朝。【答案】 C3.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三者并存局面最早产生于( )。A.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解析】 夏商周时期,官府垄断工商业。当时民营手工业还没有出现。【答案】 B4.《国语·齐语》:“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这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是( )。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 D.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解析】 “昔圣王”是指先前的西周时期。材料强调的是西周时期士农工商四民分业定居,各有居处,不相往来。“处工,就官府”是指工商食官,反映的是官营手工业的经营形态。【答案】 A5.“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 )。A.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B.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C.私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D.机户与工匠关系紧密【解析】 材料提到的“常主”和“无主”“工匠……计日受值”,体现了劳动力的有偿使用,属于雇佣劳动关系。【答案】 B6.《沈氏农书》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解析】 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是农业的副业,不以营利为目的,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并且生产方式落后,竞争力不强,故 A、C 两项错误。B 项在题干材料中反映不出,材料中的“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说明 D 项正确。【答案】 D二、非选择题7.走进巧夺天工的古代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