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 版高中历史 1 单元 第 4 课时 古代的经济政策备用题库 新人教版必修 2一、选择题1.“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所反映的土地制度的所有制形式为( )。A.集体所有 B.土地国有C.地主所有D.小农所有【解析】 根据材料“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井田制,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答案】 B2.封建社会曾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 )。A.富者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 B.贫者的生产积极性不高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D.国家支持富者兼并土地【解析】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允许土地买卖是造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A、B、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答案】 C3.汉文帝二年(公元前 178 年)下诏说:“农,天下之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这反映汉初实行( )。A.“海禁”政策B.抑商政策C.奖励农耕的政策 D.禁奢侈的政策【解析】 从材料中“农,天下之本也”“亲率群臣农以劝之”等信息可判断汉文帝推行的是奖励农耕的政策。【答案】 C4.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A.天津地区B.上海地区C.苏杭地区D.珠三角地区【解析】 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只留广州一地对外贸易,从材料中“洋船”可以看出是对外贸易。【答案】 D5.清朝时,地主商人“以末敛财,以本守之”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A.农民贫困,缺乏购买力B.手工业扩大再生产缺乏资金C.手工工场规模受到限制D.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解析】 地主商人将赚取的钱财用来买房置地,使手工业扩大再生产缺乏资金。【答案】 B6.黄遵宪有诗云:“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对“大错”的理解最具理性的是( )。A.限制外商来华,阻碍中外贸易B.隔绝大陆与台湾的正常往来C.禁止国人海外经商,限制了商品市场D.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闭关锁国”政策的消极影响。解题关键是要理解材料。材料反映了海禁是“大错”,A、B、C 三项的表述均不符合史实,正确答案为 D 项。【答案】 D二、非选择题7.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步骤一:阅读以下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步骤二:下面这段材料反映出清朝实行怎样的经济政策?清朝为什么要实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