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版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第11课时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新人教版必修2

【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版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第11课时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1/8
【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版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第11课时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8
【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版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第11课时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3/8
第 11 课时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1.识记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革”中国民经济的损失、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等基本史实,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2.明确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树立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关注国情的意识。要善于正确分析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性。学习的重点是“一化”“三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学习的难点是分析 20世纪 50~70 年代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借助教材中的文字史料与历史图片,学会运用各种史料理解历史问题。通过主动参与小组探讨交流,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搜集和展示数据资料,比较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五”计划、十年社会主义探索、“文革”等各个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或出现的挫折及其原因;从史料中探索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认识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体会我国经济建设的曲折历程。1.新中国成立时,上海的一个资本家说道:“共产党在军事上可以打一百分,政治上可以打八十分,经济上只能是零分,不依靠资本家,它无法管理复杂的社会经济。”毛泽东回答:“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由此导入新课。2.教学过程中,通过分组讨论、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合作探究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材第一目“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阐述了 1949~1956 年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党在经济建设领域的探索;第二目“探索与失误”叙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在经济建设领域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出现过严重的失误;第三目“国民经济的劫难”讲述了“文革”十年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年)(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其主要原因在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大肆搜刮,战争的严重破坏。其主要表现是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2)恢复:经过三年努力,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3)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2.“一五”计划建设(1953~1957 年)(1)特点:优先发展① 。 (2)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先后建成并投产。(3)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版高中历史 第4单元 第11课时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新人教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