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 版高中历史 第 5 单元 第 14 课时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备用题库 新人教版必修 2一、选择题1.“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 B.清朝 C.民国 D.新中国【解析】 题干中描述的外来食品摆上中国餐桌,是在鸦片战争后,据此可知最早可能出现于清朝。【答案】 B2.《申报》曾刊登如下公告:“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 20 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该公告颁布的时代背景是( )。A.维新派倡导变革社会习俗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C.新文化运动兴起D.五四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解析】 剪辫易服是辛亥革命后的社会习俗,同时在当时也有反清反封建的意义,故选 B项。【答案】 B3.中国某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这一婚姻法应颁布于( )。A.民国初年 B.新中国成立之初C.改革开放后 D.维新变法时期【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可作判断,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社会形态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答案】 B4.下表是对上海、哈尔滨两地居民择偶标准的调查统计,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 (单位:%)项目年代1948~19661967~19761977~19861987~1996家 庭 出身、社会关系26.628.812.6615.6本 人 成分、政治面貌30.523.515.513.9学历10.611.712.625.3 A.计划经济时代择偶更注重家庭出身和本人政治面貌B.改革开放以来择偶更注重个人能力和文化水平C.婚姻观念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政治和经济影响D.新中国成立后西方思想文化深深影响婚姻习俗【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婚姻观念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政治和经济影响。D 项不符合史实。其他三项均符合题意和史实。【答案】 D5.婚礼上新娘子身穿新式旗袍,头遮喜庆红盖头,新郎一身长袍马褂的装扮。下列关于这种场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中西文明交融的产物B.体现了近代生活习俗的变迁C.最早出现于 20 世纪初之后D.这种婚礼在 20 世纪初的城乡普及【解析】 新式旗袍出现于 20 世纪 20 年代,但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故答案为 D 项。【答案】 D6.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