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 版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真题赏析 新人教版必修 2例题 1 (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Ⅰ,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一五”计划期间的粮食计划供应问题。粮食供应不涉及工商业改造,排除 A 项;“一五”计划期间没有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排除 C 项;国民经济恢复在1952 年底已基本完成,排除 D 项。【答案】 B例题 2 (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Ⅱ,31)1953 年 10 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解析】 “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不会对 A项“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 项“农村的政权建设”、D 项“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起到促进作用。粮食的统购统销本身就是国家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据此判断 C 项正确。【答案】 C例题 3 (2014·安徽文综,17)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 )。A.农业合作化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 从材料中“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可知当时存在农民土地私有制,故排除 B、C、D 三项,因为在三大改造完成后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不允许买卖。材料中出现互助组,说明新中国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积极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发展生产,故 A 项正确。【答案】 A图 6例题 4 图 6 为商务印书馆 1978 年 12 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它反映出当时( )。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