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学习目标】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重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自主梳理】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1、背景:经济:西汉初年, ,百废待兴。政治:社会动荡 ,需适应 的需要。2、地位:从 到 即位约 70 年的时间, 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3、内容:① 黄老之说指 学说中的两派,即 和 的学说;② 包括 和 两个方面;③ 黄老之学强调“ ”既尊重 ,反对 有主张 倡导 是一种 的哲学观4、对西汉社会的影响(1)作用:黄老政治的实施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 稳定, 发展,为汉武帝时期国家的强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弊端:地方势力的发展,严重地威胁了西汉的中央集权。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 形势发展的需要,到汉武帝时被 所取代。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出现背景: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发展 事业;2、主要内容:A、它是 (人物)依据《公羊学说》,融合 、 和 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B、董仲舒认为 推崇的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因而提出“ ”。C、新儒学的基础是 学说。他神化 ,宣扬 。因此人君必须遵守 ,实行 D、董仲舒强调君王施政应以 为主,以 辅 ,并提出 、 、 、 、 “ ”为人论道德标准;而 、 、 则为天经地义、绝对不能改变的“王道之纲”。3、影响:“罢黢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 和 。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 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 位。【合作与探究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 (李斯上秦,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架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摘自张贷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