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考纲要求1.理解命题的概念.2.了解“若 p,则 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3.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__________,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__________.2.四种命题及其关系(1)四种命题的表示及相互之间的关系.(2)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① 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② 互逆或互否的两个命题__________.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如果 p⇒q,那么 p 是 q 的__________,q 是 p 的__________.(2)如果 p⇒q,q⇒p,那么 p 是 q 的_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1.若命题 p 的逆命题是 q,否命题是 r,则命题 q 是命题 r的( ).A.逆命题 B.否命题C.逆否命题 D.不等价命题2.命题“若 a>-3,则 a>-6”以及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A.1 B.2C.3 D.43.(2012 天津高考)设 x∈R,则“x>”是“2x2+x-1>0”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2013 山东青岛高三期中)已知 a,b∈R,则“a>b”是“a3>b3”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命题“如果+(y+1)2=0,则 x=2 且 y=-1”的逆否命题为__________.一、四种命题及其关系【例 1-1】(2012 重庆高考)命题“若 p,则 q”的逆命题是( ).A.若 q,则 p B.若p,则qC.若q,则p D.若 p,则q【例 1-2】(2012 湖南高考)命题“若 α=,则 tan α=1”的逆否命题是( ).A.若 α≠,则 tan α≠1 B.若 α=,则 tan α≠1C.若 tan α≠1,则 α≠ D.若 tan α≠1,则 α=方法提炼1.命题真假的判定:对于命题真假的判定,关键是分清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只有将条件与结论分清,再结合所涉及的知识才能正确地判断命题的真假.2.掌握原命题和逆否命题,否命题和逆命题的等价性,当一个命题直接判断真假性不容易进行时,可以转而判断其逆否命题的真假.3.“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原命题是“若 p,则 q”,那么1这个原命题的否定是“若 p,则q”,即只否定结论;而原命题的否命题是“若p,则q”,即既否定命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