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 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学习重点 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词语,背诵传主的名言。2.读:通过探究方式,思考达尔文的恒心和毅力在文中的具体体现,体味它们给了你哪些启发。3.写:以“生命”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写一个精彩段落。4.练:传记的记叙顺序。一、诵记名言警句传主名言1.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2.如果说我有什么功绩的话,那不是我有才能的结果,而是勤奋有毅力的结果。3.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时间的全部价值。4.我的生活过得像钟表的机器那样有规则,当我的生命告终时,我就会停在一处不动了。5.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6.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7.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诗意的感受能力。8.无知者比有知者更自信。只有无知者才会自信地断言,科学永远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欧文·斯通(1903-1989),美国传记作家,生于加利福尼亚。像他的同乡杰克·伦敦一样,童年生活十分艰难,先是做报童维持自己的生活,后来当过推销员、牧童,替人赶车,暑假期间去果园做工。读完中学后仍打工,赶车,站柜台,在肉食厂、电力厂做临时工等。他读完大学之后,又获得南加州大学经济学硕士,后去印第安纳大学任教。他的写作生涯是从写剧本开始的,后转向人物传记小说的创作。他一生写了二十五部传记小说,其中最有名的是《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1934)。他还为杰克·伦敦、米开朗琪罗、弗洛伊德、达尔文等历史文化名人写过传记,在欧美各国很有影响,我国译过一些,也很受读者好评。12.文体知识——小说化的传记通过了解这篇“小说化的传记”,关注传记作品中真实与虚构的关系。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做法。有的完全忠实于史实,不做任何没有根据的推测和虚构,力求事事有来历,有根据;有的则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敢于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虚构,比如丰富一些细节、虚构人物对话、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等,主旨是为了丰富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之显得有血有肉。本文即属于后一种做法。比如,达尔文收到阿萨·格雷邀请他赴美讲学的来信,由此回忆起当年乘“贝格尔号”航行时的情景,这显然出自作者的虚构,但却是合理的虚构。中间有这么一个小插曲,也算是欧文·斯通紧张写作生活的一个调剂,对于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