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订调解方案在现代法律体系中,调解作为一种非诉讼解决争议的手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调解可以有效减轻司法机构的工作压力,同时也能够满足当事人的个性化需求,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对于在调解过程中,如何拟订有效的调解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一、调解的主要原则在拟订调解方案之前,需要先了解调解的主要原则,以便在调解过程中遵循这些原则,以达到高效、公正、合理的调解结果。1.自愿原则调解应该是自愿、自主的。调解双方应该在了解调解的内容和后果后,自愿参加调解,并自主决定是否接受调解方案。2.公正、中立原则调解人应该保持公正中立,不能偏袒任何一方,要尽可能地保持行为和言论严谨、公正。3.充分授权原则调解人应该在调解中得到双方的充分授权,不能超越当事人的授权范围进行调解。4.保密原则调解应该保持秘密,所有调解要素应该得到保密,不应该泄露给其他人。二、拟订调解方案的步骤拟订有效的调解方案是良好调解结果的前提条件。在拟订调解方案时,需要根据以下步骤进行:1. 收集信息在调解开始前,需要了解当事人的背景情况、争议的种类和争议的影响等方面的信息。收集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争议的实质,准确找出问题的症结。2. 分析信息收集完信息后,需要分析信息,找出问题,明确争议的解决方向,把握不同方案之间的利弊、风险以及可能引发的后果和影响,为拟订方案提供基础。3. 讨论方案根据分析的结果,调解人应该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并邀请当事人参加讨论。在讨论中需要重点关注方案的实际可行性、效果成本、长期影响等方面的问题。帮助当事人找到真正的诉求,理解其需求,选择最适合双方的方案。4. 确定方案讨论结束后,调解人需要总结讨论的结果,确定可行的方案。确定方案的过程中,调解人需要注意方案的公正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和可维系性等方面。5. 编制方案在确定方案后,需要编制方案。调解方案应该法律规范、明确、简洁,包含争议的解决方法、双方的权利义务、履行的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方案的条款要注意清楚、直观、易于理解,同时注意避开使用复杂的法律术语。三、调解方案的效力与实践拟订调解方案并不是工作的结束,方案的最终效力还需要经过实际操作的检验。因此,调解人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密切关注方案的实际效果,及时收集并记录信息,及时调整和改善方案。同时,为了保证方案的效力,需要保证方案的可操作性以及可持续性,同时包括切实有效的执行渠道和方式。结论拟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