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五人墓碑记1.能够准确理解“为、发、除、徒、当”等实词的含义,及“之、焉、而、以、于、为、其”等虚词的用法。2.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3.学习本文夹叙夹议、叙议结合及巧用对比的写法,并能运用对比手法进行片段习作。1.连线作者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他与同乡张采齐名,合称“娄东二张”。张溥在文学方面,推崇前后七子的理论,主张复古,反对公安、竟陵两派逃避现实,只写湖光山色、细闻琐事或追求所谓“幽深孤峭”的风格。他的散文具有风格质朴、慷慨激昂、明快豪放、直抒胸臆的特点,著有《七录斋集》。2.探寻背景课文写的是明末天启六年(1626)三月苏州市民反抗阉党的斗争。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阉党当政。天启六年(1626),魏忠贤派爪牙到苏州逮捕周顺昌,苏州市民群情激奋,奋起反抗,发生暴动。事后,统治者大范围搜捕暴动市民,市民首领颜佩韦等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投案,英勇就义。次年,崇祯皇帝即位,罢黜魏忠贤,魏畏罪自缢,阉党失败,周顺昌得以昭雪。1.识字注音(1)重点字张溥(pǔ) 皦皦(jiǎo) 敛赀财(zī)缇 骑(tí) 抶而仆之(chì) 溷藩(hùn fān)傫然(lěi) 户牖(yǒu) 投缳(huán)詈(lì) 缙绅(jìn shēn) 湮没(yān)谥号(shì)(2)多音字2.字形辨认3.通假字(1)独五人之皦皦,何也(同“皎皎”,明亮的样子)(2)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钱财)4.一词多义125.古今异义(1)慷慨得志之徒古义:胸怀大志,义气豪放。 今义:①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② 不吝惜 。(2)吴之民方痛心焉古义:痛恨。 今义:极端伤心。(3)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古义:神情。 今义:① 意志及气概; ② 志趣,性格; ③ 任性的情绪 。(4)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古义:脸色。 今义:① 色彩; ② 严厉的脸色或行动 。(5)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古义:心腹、党羽。 今义:① 指个人和个人之间; ② 非公家的 。(6)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古义:指头颅。 今义:为首的人。(7)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古义:不同寻常。 今义:十分,很。(8)吾社 之行为士先者古义:品行成为。 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6.词类活用(1)抶而仆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倒下)(2)安能屈豪杰之流(动词的使动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