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_第1页
1/7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_第2页
2/7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_第3页
3/7
第 8 课 寡人之于国也在儒家文化的大河中,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继往开来,高举着“仁政”“民本”的大旗,奔波于各诸侯间的黄尘古道上,想以自己单薄的力量阻止那些“非义”的战争;他著书立说,阐释着自己“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仁者无敌”的政治观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历史湮没了黄尘古道,而他的思想凝聚成了光照万世的《孟子》学习孟子的文章,一要了解其思想,二要学习其论辩方法。《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游说梁惠王的一篇说辞。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这时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混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宣传自己的治国主张和政治理想。据《史记·魏世家》记载,梁惠王三十五年, “卑礼厚币以招贤者”,于是贤者数人不远千里来到魏都大梁,这其中就有孟子。二人一见面,梁惠王就想得到“以利吾国”的良策,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为对,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 “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为对,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说明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的不同结果。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样一篇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孟子(约前 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其学说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于是“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四书五经”,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1.注字音加点字读音加点字读音弃甲曳兵数罟洿池豚彘庠序孝悌饿莩数数罟好好战数口之家友好丧养生丧死畜牲畜灰心丧气畜牧2.识通假无失其时(“无”通“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______”)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______”)3.解多义14.辨活用五十者可以衣帛矣(__________)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然而不王者(__________)王无罪岁(__________)...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志鸿全优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