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11 廉颇蔺相如列传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2.分析史传作品在选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3.认识廉颇、蔺相如的思想品格;学习严于律己、有错就改的品格和先国后私的爱国主义精神。自主认知一、整体感知请概述课文各部分的内容。(1)第 1~2 段: (2)第 3~13 段: (3)第 14~16 段: (4)第 17~21 段: 二、自练自测(一)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1.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 )2.秦御史前书曰( )3.且庸人尚羞之( )4.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5.臣请完璧归赵( )6.怒发上冲冠 ( )7.舍相如广成传( )8.左右欲刃相如( )9.秦王恐其破璧( )10.毕礼而归之(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1.请人遗赵王书 遗: 古义: 今义: 2.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约束:古义: 今义: 3.宣言曰 宣言:古义: 今义: (三)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等。请指出下列各句属于何种句式。1.求人可使报秦者(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大王见臣列观( )5.徒见欺( )6.以勇气闻于诸侯( )7.何以知之( )8.而君幸于赵王( )三、质疑问难1请将预习本文过程中的疑问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合作探究1.文章对主要人物蔺相如的出场做了哪些铺垫?2.缪贤认为蔺相如“勇士,有智谋”,试就“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两件事,分析蔺相如“勇士”和“有智谋”的表现。3.课文是怎样写廉颇的?从中表现了廉颇怎样的性格特点?4.蔺相如两次外交斗争都取得了巨大成功,由一个舍人平步青云,竟位居有“攻城野战之大功”的廉颇之右,他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文中说“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5.本文通过三件事表现了蔺相如的英勇无畏,但在历史上对“完璧归赵”这一事件有着不同的评价,如王世贞就认为,赵国因一璧之故,加重了秦王对它的仇恨,也加速了祸患的到来,蔺相如应负重要责任。对此,你有什么样的看法?课堂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负:辜负,对不起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报:报答C.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 却:后退D.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奉:双手捧着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B.臣窃以为其人勇士C.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D.宣言曰3.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