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12 苏武传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把握作品的内容。2.分析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3.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弘扬爱国精神。自主认知一、整体感知请列出作者的思路提纲(苏武为何入胡?有何遭遇?结局如何?)缘由: 。 遭遇: 。 结局: 。 二、自练自测(一)请解释下面的重点实词的用法和意义。1.引(1)虞常果引张胜( )(2)引佩刀自刺( )(3)项王在睢阳,闻海春侯军败,则引兵还( )2.节(1)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4)常恐秋节至( )(5)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6)守节情不移( )3.会(1)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2)会论虞常( )(3)单于召会武官属(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使(1)数通使相窥观( )(2)故使陵来说足下( )(3)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5.当(1)汉亦留之以相当( )(2)副有罪,当相坐( )(3)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4)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二)请解释下面的重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1.即(1)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2)昭帝即位数年( )1(3)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以(1)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2)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三)特殊句式:请说说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句子。1.汉天子我丈人行也。2.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3.何以汝为见?4.见犯乃死。5.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6.陵尚复何顾乎?7.子卿尚复谁为乎?合作探究1.苏武入胡遭遇变故曾两度欲引刀自决,后来被困地窖、牧羊北海时却又千方百计要活下去。这前后不一的做法是否矛盾?2.卫律和李陵劝降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3.作者是如何刻画苏武这个形象的?请作详细说明。(1)详略得当① 本文主人公是谁?哪几个人物写得详细?哪些人物写得简略?为什么?② 以上是人物安排上的详略处理,本文在叙事上也做到了详略得当。哪些事详写了?哪些事略写了?③ 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2(2)用语言、细节刻画人物,请举例说明。(3)对比反衬:哪些人物对苏武性格起到了对比反衬的作用?试作简要分析。4.简要概括苏武的形象。课堂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时汉连伐胡 伐:征讨 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行:辈C.因厚赂单于 赂:贿赂D.召苏武受辞 辞:审讯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B.皆为陛下所成就C.武等实在D.惶恐饮药而死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