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谏太宗十思疏1.能够自行梳理并积累以下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信、诚、下、本、简、安、固、终、以、而、其等。2.能够准确把握“十思”的内容与含义,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3.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进行习作。1.连线作者魏徵(580—643),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唐初政治家。太宗继位,喜他直率,擢为谏议大夫。他好犯颜直谏,前后陈谏二百余事,深为太宗所器重,迁为尚书左丞。曾受诏监修梁、陈、齐、周、隋史,亲笔写了《隋书》绪论和《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又总编《群书治要》。魏徵的言论见于《贞观政要》。2.探寻背景贞观中期,随着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对外战争连年胜利,唐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他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百姓服徭役长年不能回家。有大臣为此进谏,太宗却说:“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针对这些情况,魏徵在贞观十一年三月到七月五个月中,连给太宗上了四疏,《谏太宗十思疏》便是其中的第二疏,也称“论时政第二疏”,简称《十思疏》。1.识字注音(1)重点字求木之长(cháng) 壅蔽(yōng)谗邪(chán) 谬赏(miù)黜恶(chù) 浚源(jùn)(2)多音字2.字形辨认3.一词多义124.古今异义(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古义:树木的根。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等。(2)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古义:放纵感情。今义:尽情。(3)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古义:路人,比喻毫无关系的人。今义:走路。5.词类活用(1)君人者(名词活用作动词,统治)(2)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名词活用作动词,居于……之下)(3)貌恭而不心服(名词作状语。貌,在表面上;心,从内心里)(4)诚能见可欲(动词活用作名词,想要的东西)(5)将有作(动词活用作名词,指兴建宫室一类事情)(6)载舟覆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倾覆)(7)鸣琴垂拱(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鸣)(8)人君当神器之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重任、重权)(9)居域中之大(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重大的地位)(10)居安思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安,安逸的环境;危,危难的情况)(11)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邪恶的人)(1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能,有才能的人;善,好的意见)(13)欲流之远者(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流得远)(14)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形容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