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冬景问题导学1.本文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试以一幅画面为例,说说本文是如何做到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2.如何理解郁达夫用绘画的技法来状物写景的特点?3.文章是要写江南的冬景,可是文章在不同的地方几次写到“散步”,这样是否有层次不清之嫌?自主探究“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了在“可爱”“迷人”“美丽”的江南的冬景里散步的郁达夫,显得那么的闲适而恬淡。而这篇文章却是写于 1935 年的冬天,那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列强瓜分、军阀混战的年代,作者哪来的洒脱闲适?这该如何理解呢?文法导析1.引用诗句,增添诗情画意。文中作者对江南的雪景没有作实景描绘,而只是引用了一些诗句,在品评诗句的时候写出了雪趣。虽语句简省洗练,但所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作者在文中借诗文来补未言尽之意,使文章跌宕多姿,增添了诗情画意。在写作中恰当地引用古诗词,可以使文章显得有文采,表现出丰厚的文学底蕴,同时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有助于感情的抒发和观点的表达。2.语言清新,简洁清丽。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纯朴,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彰。如“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通俗形象地写出了白白的晨霜虽洒在江南的大地上,但由于稀薄而不能覆盖大地的景象;又如“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读来清淡怡神,悠闲自在,这种轻松、洒脱、自然的笔调也正反映了冬景的悠闲和作者心境的闲适。3.巧施对比,凸显江南。作者作了一系列的对比。北国与江南的冬天的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北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江南冬天与秋天的比较,作者将江南的冬景与北方的夏夜作比较,写那种“明朗的情调”;闽粤等地的冬天与作者所说的江南的冬天的比较,作者将他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确的区域界定;德国与江南的寒郊散步的比较,这和后文提到的散步形成呼应。比较的着眼点各不相同,但都突出了作者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主要特征。技法导练导练目标引用诗句 增添诗情画意作者在文中借诗文来补未言尽之意,使文章跌宕多姿,文采飞扬,表现出丰厚的文学底蕴,同时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请运用这一手法,写一篇描写景物的短文。300 字左右。素材积淀(1)江南的冬景,有它特殊的情调,有它特殊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