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能够准确概括并认识马克思在历史科学和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方面的巨大贡献,感受马克思的伟大精神力量。2.能够准确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体会本文平实的语言中包含着浓厚的感情(悼念和赞美)。3.学习本文议论、叙述、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和烘托手法的运用,并能运用烘托手法进行片段习作。1.连线作者恩格斯(1820—1895),德国思想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1847年同马克思一起加入共产主义者同盟,并受委托起草了《共产党宣言》。1864 年创立并领导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马克思逝世后,他担负了整理马克思的文献遗产和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并写了许多重要著作。1889 年推动了第二国际的建立,并指导它的活动。1895 年 8 月 5 日在伦敦逝世。他是继马克思之后“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主要作品有《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第二、三卷等。2.探寻背景1844 年 8 月,恩格斯与马克思在巴黎会面,之后两位思想巨人结为挚友,共同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奋斗了近 40 年。对马克思的了解,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最哀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的洞察,最深刻的也莫过于恩格斯。1883 年 3 月 17 日,马克思被安葬于英国伦敦的海格特公墓,恩格斯在葬仪上用英语发表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演说,对马克思所作的伟大贡献给予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及其享年,以及死者生前的身份职务;然后追述死者的经历和一生中作出的成就贡献,并简要地作出评价;最后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参加悼念仪式的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等。悼词作为讲演辞的一种,又具有讲演辞的某些特点。讲演是面向听众的,首先,必须有针对性,中心要十分突出。其次,感情要深挚,语言要通俗形象。最后,因为是讲给人家听的,所以也像一般讲演辞那样,其主体部分的结构通常要开门见山提出全篇讲话的主题,以便于听众抓住要领;然后便围绕着主题,或逐层深入,或分成几个方面来谈,并且无论用何种方式,在每一层次或每一方面的开头处,往往先说明要点,结局再加以重申,以使听众始终不偏离讲话主题,能对全篇讲话获得清晰的感受。1.识字注音(1)重点字繁芜丛杂(wú) 诽谤(fěi bànɡ) 诬蔑(wū miè)卓有成效(zhu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