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本节教材分析本节着重说明交流与直流的区别,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交变电流特点的认识.教学的重点在突出交流与直流的区别,而不要求深入讨论感抗和容抗的问题.可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地用实验说明问题,不必在理论上进行讨论.根据电磁感应的知识,学生不难理解感抗的概念和影响感抗大小的因素.教学中要注意适当复习或回忆已学过的有关知识,让学生自然地得出结论.这样既有利于理解新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把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结构,进而独立地获取新知识.对交变电流可以“通过”电容器的道理,课本用了一个形象的模拟图,结合电容器充放电的过程加以说明,使学生有所了解即可.对于容抗的概念和影响容抗大小的因素,课本是直接给出的,让学生知道就可以了,不要作更深的讨论.本节最后结合实际说明了电容的广泛存在,并在“旁批”中加以扩展和引申,以开阔学生思路和引申学生在学习中注意联系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为什么电感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2.知道用感抗来表示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知道感抗与哪些因素有关.3.知道交变电流能通过电容器.知道为什么电容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4.知道用容抗来表示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知道容抗与哪些因素有关.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2.培养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理解、分析新问题的习惯.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有志于把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2.感抗、容抗的物理意义. ●教学难点1.感抗的概念及影响感抗大小的因素.2.容抗概念及影响容抗大小的因素. ●教学方法实验法、阅读法、讲解法. ●教学用具双刀双掷开关、学生用低压交直流电源、灯泡(6 V、0.3 A)、线圈(用变压器的副线圈)、电容器(“103 μF、15 V”与“200 μF、15 V”)2 个、两个扼流圈、投影片、投影仪.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在直流电路中,影响电流跟电压关系的只有电阻.在交流电路中,影响电流跟电压关系的,除了电阻外,还有电感和电容.电阻器、电感器、电容器是交流电路中三种基本元件.这节课我们学习电感、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二、新课教学1.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演示]电阻、电感对交、直流的影响.实验电路如下图甲、乙所示:[师]首先演示甲图,电键分别接到交、直流电源上,引导学生观察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