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及其原因。2.掌握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3.掌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理论来源。4.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主要内容。5.了解第一国际成立的背景和概况。6.掌握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和历史意义。德育目标1.通过《共产党宣言》发表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人类思想理论的一次重大飞跃,马克思主义是时代发展的产物。2.通过对巴黎公社成立和失败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巴黎公社成立是无产阶级建立专政的一次伟大的尝试,巴黎公社失败,意味着社会主义道路的长期性和曲折性。能力目标1.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分析,提高学生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科学共产主义诞生、发展和各国工人运动的叙述,揭示社会主义运动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使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新生事物和进步的历史潮流终将代替过时的历史事物,从而培养学生归纳历史规律的能力。●教学重点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和意义2.巴黎公社的成立及颁布的革命举措●教学难点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教具准备1.投影仪2.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方法1.讲述法:主要由教师对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等重点问题的分析讲解。2.讨论法: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对巴黎公社失败等问题讨论。3.练习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作业,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对课堂重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课时安排一课时●从容说课本节教材属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范畴,共包括三部分内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的成立、巴黎公社。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一、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加强理论性教学。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国际成立、巴黎公社三大重大事件重点分析,略过程、重理论。二、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相关材料的运用。例如,在《共产党宣言》教学中放映相关材料,提炼观点,提高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教学中,充分运用投影仪、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设备,创设课堂氛围。用心 爱心 专心1四、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典型实例,提高学生论证思维能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工业革命开始后,为了解决社会发展和贫富分化的矛盾,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了。这虽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的美好愿望,但其致命的弱点使其无法指导工人运动。为适应时代和工运需要,马克思、恩格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