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焦化学工业劳动卫生 炼焦化学工业劳动卫生(industrialhealthofcokingindustry) 为防止炼焦化工生产条件损害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所实行的对策。煤在高温(1400)℃ 下干馏、炭化、产生焦炭及其化工副产品的生产过程,称为炼焦化工。在炼焦化工生产过程中有焦炉逸散物、化工副产毒物、高温柔粉尘、一氧化碳等劳动卫生问题。 工艺流程炼焦化学工艺过程包括炼焦和副产回收两部分。炼焦部分包括:煤准备一配煤一装煤入炉一高温干馏一推焦一熄焦一筛分一冶金焦和其它焦块;副产回收部分包括:来自高温干馏产生的粗煤气一洗涤一精制一各类化工副产品。 职业有害因素焦炉逸散物是焦炉生产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其次为副产毒物、高温,再次是粉尘。焦炉生产是在焦炉逸散物、高温及其它有害因素的联合作用下进行的,劳动条件较差。据1988 年冶金系统焦炉防尘毒工程综合评价资料统计:焦炉工人体力劳动强度分级,Ⅰ级占 57.14%,Ⅱ级占 42.86%,无Ⅲ、Ⅳ级;粉尘作业条件分级,0 级占 61.2%,Ⅰ级占 32.2%,Ⅱ级占 6.5%;粉尘中二氧化硅含量 4.1%~11.2%,平均 5.40%;炉顶、焦侧、机侧工作区平均粉尘浓度分别为 18.4mg/m3、5.6m9/m3 和 4.6mg/m3,粉尘合格率为 61.4%;炉顶、焦侧、机侧工作区焦炉逸散物平均浓度(苯溶物法)分别为 2.39mg/m3、2.17mg/m3 和 0.53mg/m3,参照国外卫生标准(0.15mg/m3)均有较大超出;噪声污染也比较严重,作业环境较差。一氧化碳浓度焦炉炉顶最高 67mg/m3,平均 15.1mg/m3;机侧最高 100mg/m3,平均 6.7mg/m3;焦侧最高 67mg/m3 平均 18.7mg/m3,交换机室最高 109mg/m3,平均 5mg/m3,地下室最高 200mg/m3,平均 87.5mg/m3。焦化作业高温工种分级调查表明:Ⅰ级占 8.0%;Ⅱ级占24%;Ⅲ级占 24%;Ⅳ级占 44%。夏季炉盖工作业区气温 41.0~457℃,辐射热强度 11.3~26.3J/(cm2bull;min),温差 7.9~12.2℃;出炉工作业区气温 34.7~40.5℃,辐射热强度 5.2~22.6J/(cm2bull;min),温差 5.1~8.0℃,上升管作业区气温 40.0~47.0℃,辐射热强度 5.2~22.6J/(cm2bull;min),温差 5.1~8.0℃;测温工作业区气温 34.9~40.9℃,辐射热强度 2.1~8.4J/(cm2bull;min),温差 4.3~13.0℃;加煤车作业气温 33.3~39.0℃,辐射热强度 1.3~17.93/(cm2bull;min),温差 3.0~9.2℃;推焦车作业气温 32.0~44.0℃,辐射热强度 1.1~12.8J/(cm2bull;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