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的科学》说课稿 【说教材】 本课选自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课,是继学生认识了一些简单工具后的第一类工具的讨论课,是后续课程的引导课。 【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劲。 【过程与方法】 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劲和不省力也不费劲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认识杠杆,并找出三个点;会使用杠杆尺进行讨论。 【教学难点】 能够记录实验数据,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分析。 【说教学过程】 一、学生体验,导入新课 1.老师出示带钉子的木板,启发学生将钉子取下来(选择工具); 2.出示开瓶器和饮料,学生体验使用开瓶器开启饮料瓶的过程; 3.结合以上两个体验过程,和剪刀、钳子等工具,以及跷跷板等图片,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二、认识杠杆 1.通过其中一张图片,描述“杠杆”的概念(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并介绍撬棍上的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2.学生尝试找其他工具上的三个点。 3.让学生区分杠杆类工具和非杠杆类工具(螺丝刀拧螺丝,擀面杖等) 三、讨论杠杆的科学 1.出示杠杆尺和使用说明书,演示组装杠杆尺。 2.介绍实验方法(杠杆尺左边看成阻力点,右边看成用力点)进行演示。 3.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数据。 4.学生展示自己的数据记录,并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 5.总结实验结论: (1)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劲? (3)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劲? 四、小结本课内容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杠杆以及杠杆工具的作用,并能找出杠杆的三个点。下节课我们将用本节课的知识将我们见过的和使用过的杠杆类工具进行分类,请同学们下去搜集整理杠杆类工具。 【说教学反思】 教学借用动画片人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学生模仿者里面的人物进行学习给课堂增添了愉悦的学习氛围。实验中学生基本能够积极参加,分工合作完成实验,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但是学生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还有待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