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备课组新课程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教改之春风吹绿了万州大地,我校初中一年级仔细贯彻落实了《新课程标准》,通过对课改内涵的把握,转变了教书育人的观念,树立了《新课程标准》理念,确立了“人文教育”目标。每位老师对课程计划、课堂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由过去单一的“立言”教学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立人”教学。在半年多的课改实验中,以新理念、新思维、新结构、新方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地开发学生智力,培育学生创新能力,注重他们的人格培育。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期末考试,及格率达 95%以上,优生率达 70%以上。现具体谈谈教学情况: 一、老师的教书育人观念开始转变 我们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以及具体教学实践,逐步改变了传统的陈腐的教学模式,克服“满堂灌”、“填鸭式”的高耗低效教学现象,改变了原来教学以老师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甚少,课堂缺乏情感沟通,课程设计与教法“三中心”的被动局面。大家一致认为,教育是以“立人”为本,语言不单是一种交际工具,它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和生存方式;语文教学是“人文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听、读、说、写能力进行综合培育最终促进学生精神成长,个性全面进展。 二、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进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老师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取,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育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本学期,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正是注重了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收效甚大。比如在教《皇帝的新装》时让学生把安徒生这篇具有强烈讽刺效果的童话,自己改编成课本剧,学生分为两大组,由这两大组学生推选人员,给出一定时间,让他们自编自演。灵活生动的形式,幽默滑稽的动作、讽刺性强的语言,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封建主义官僚倾慕虚荣的丑陋的灵魂,赞扬了诚实的伟大。学生们栩栩如生的表演妙趣横生,让人捧腹大笑,激起了他们极大的学习兴趣。在欢笑声中,既感悟了其中道理,掌握了知识,又培育了他们自己的合作、探究、思考能力、表演能力和制造能力,而且还增强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