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习目标] 1.识记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学会解释相关地理现象。3.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影响因素,并能够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考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应用基础梳理:知识回顾 理清教材1.大气的热源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吸收和反射。3.受热过程(1)大部分 A 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2)地面被加热,并以 B 地面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因此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是辐射热交换。深化探究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2)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高生产效益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如: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内陆地区——晴天多,阴雨天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试题调研 (2013·北京文综)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大气中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答案 B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箭头的含义。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大气吸收太阳辐射,②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③是地面吸收太阳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臭氧层破坏,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臭氧吸收紫外线)减少,故 A 项错误。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空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透明度提高,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少,故 B 项正确。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故 C 项错误。出现雾霾天气,大气逆辐射增强,故 D 项错误。考点二 热力环流基础梳理:知识回顾 理清教材1.成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2.形成过程(1)图解(2)描述深化探究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试题调研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对当地的一个山谷进行野外考察,如图其中竖实线为剖面线,虚线为等压面,实线为等温面,箭头为大气流动方向。据此回答 1~2 题。1.上图信息中,只有一处正确是( )A.甲 B.乙 C.丙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