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金识源】2014年秋高中历史 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金识源】2014年秋高中历史 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1/3
【金识源】2014年秋高中历史 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3
【金识源】2014年秋高中历史 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3/3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教材分析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是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第一课。本课教材安排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孔子与早期儒学、道家和法家三个子目的内容。重点讲述了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及过程。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高峰时期,它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同时,这一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起着启下的重要作用。儒家思想正是在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后,才在日后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不断地演变。可以说没有儒家思想的形成,就不会有儒家思想独尊局面的出现,也就不会有之后的宋明理学的产生及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诸子百家及其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了解“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和意义,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回忆复述所学有关内容,结合有关史料,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学生锻炼“论从史出”,解读史料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生深入认识先秦诸子百家文化的灿烂辉煌,并汲取精华,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诸子百家及其各派代表的思想主张难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意义,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四、教学策略 讨论法、比较法、阅读指导法、观察法等。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第一单元单元题目,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设问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是什么?进而提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是于何时形成,又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这一问题,以此导入新课。学习新课梦回春秋战国梦境一: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百家争鸣的含义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1、“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春秋战国时期)(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金识源】2014年秋高中历史 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