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写出给定集合的子集。(2)类比实数的关系,探究并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3)能使用venn 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体会图形在数学中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对照实数的相等与不相等的关系联系元素与集合的从属关系,探究集合之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2)体会集合语言,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实例,发现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体验其现实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 . (2)参透类比推理思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子集、真子集的概念.难点: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以及空集的概念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1.学法:通过类比推理,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发现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2.学用具:多媒体。四.教学思路(—)创设情景,揭示课题问题 1:元素与集合有“属于”、“不属于”的关系;数与数之间有“相等”、“不相等”的关系;那么集合与集合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下面请同学们用 6 分钟时间预习教材P6~P7,思考并完成下列内容:1、集合间的关系有哪些?2、你能找出子集的定义吗?真子集的定义又是什么?3、若两个集合相等,它们满足什么条件?你有几种理解方法?4、空集的定义是什么?你怎么理解空集呢?5、你能用图形(Venn 图)表示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吗?(二)研探新知,构建定义投影问题 2:我们都知道,实数之间可以比较大小,请大家比较下列数字大小: 1、3 9 2、4 2 3、1 5 4、-1 2 5、16 16 6、23 21 在此过程中,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用以前熟悉的实数之间大小关系比较符号完成上面习题,特别是第 5 题 16 16 ,我们不仅可以填写“=”,也可以填写“ ”、“ ”,其中这两个符号的含义一定要详细讲解。投影问题 3: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两个集合间有什么关系了吗?(1)设 A={1,2,3} B={1,2,3,4,5};1(2)设 A 高一(2)班全体女生组成的集合,B 为这个班级的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3)设 A={x|x 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B={x|x 是等腰三角形};(4)设 A={x|x2=1},B={-1,1};(5)设 A={x |x2=-1}。 组织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使学生发现两个集合所含元素范围存在各种关系,从而类比得出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在上面五组集合中,我们可以发现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