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雨巷》【学习目标】1. 能说出重点文学常识;2. 找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体会意境,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3. 分析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重点把握象征、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4. 反复诵读并背诵这首诗。【自主梳理】学法引领:1.初读课文,利用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2.再读课文,划分节奏,标出韵脚,反复诵读,力争背诵;3.阅读下面的文学常识并记住重点;4.知道象征、重叠和反复手法的概念;知识链接:文学常识: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望舒是他给自己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而潇洒。戴望舒出生于 3 月 5 日,照西方星相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因此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表现手法简介:1. 象征:拿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的一种写作技法。2. 重叠:相同的字`词`句,在诗中重叠地出现,叫作重叠。3. 反复:用相同的字`词`句`段,重复的出现在诗中,叫作反复。预习检测:11.看拼音写汉字huáng wǎn chóu liáo 彷( ) 凄( ) ( )怅 寂( ) huáng wǎn tì liáo 惊( ) ( )惜 ( )傥 ( )廓 2.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彳亍: 颓圮:课堂活动: 听录音——自由朗读——范读(个人或小组)——点评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体现感情基调。【重点领悟】一、研读诗歌,把握意象。1、我们的忧伤、惆怅等感受来自语言,作者并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意象来表现某些情感。说说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特征是什么?(小组交流) 明确:意象 特征 雨巷 悠长、寂寥 油纸伞 古朴 我 惆怅 丁香姑娘 美丽、惆怅、寂寥 篱墙 颓圮 破败、荒凉。 2、引导学生发分析诗歌意象:油纸伞、雨巷、我、丁香、姑娘、太息般的眼光、颓圮的篱墙……)2油纸伞给人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感觉。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平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雨巷: 悠长、寂寥。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和寂寞,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 8 号。他小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