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宜良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 3 课《大堰河,我的保姆》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1【大成目标】(目标解读、课堂组织 2 分钟)1.通过学习,了解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认识大堰河这个人物形象2.诵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学习劳动人民无私的奉献精神。学习、把握诗中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重点)3.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认识本诗通过记事写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点,学习对比、反复等修辞的使用;加深对母爱的认识。(难点)【使用说明】1、基础案通过学生在课后上网和到图书室查阅的结果,在上课时课内学生相互沟通交流之后,了解现代诗歌在语言上的特色;2、升华案在预习基础上先总体把握课文内容,重点体会作者的感情;3、巩固案要求当堂完成课后练习;4、建议二课时。一、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1、了解作者(由同学们在交流中相互补充) 二、诵读课文1、字音过关:(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荆棘( ) 虱子( ) 团箕( ) 叱骂( ) 凌侮( ) 忸怩( )答案: jí shī jī chì wǔ niǔ ní 2、文体了解1、《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自由诗。 “什么是‘自由诗’?简单说,这种诗体,有一句占一行的,有一句占两行的;每行没有一定音节,每段没有一定行数;也有整首诗不分段的。‘自由诗’有押韵的,有不押韵的。‘自由诗’没有一定的格式,只有旋律,念起来流畅,象一条小河,有时声音高,有时声音低,因感情起伏而变化”(艾青《诗的形式问题》)。 “自由诗”,绝非“放荡不羁”,而是一种“自由”其外,“诗神”其中的富有“散文美”的现代1 基础案 (13 分钟)根据预习,同学交流, 了解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认识大堰河这个人物形象。(完成大成目标 1)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 年出生。中国诗坛上一颗明亮的星。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性诗篇除课文外,还有《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写作背景 :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克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家里抚养。5 岁时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空气里长大”的。因此他对他的养母大堰河(大叶荷)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大堰河对他的爱是让他刻骨铭心的。诗歌的精品。 2、《大堰河——我的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