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第一课时 【大成目标】(目标解读及课堂组织 2 分钟)(1)通过小组集中讨论和分析比较,理解公平、效率的含义。(2)通过分组讨论,集中展示,掌握我国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重点)及理解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系(难点)。(3)通过基础案、升华案和巩固案的训练,结合社会现实,理解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使用说明】1、依据大成目标认真自学,精度课本 60—63 页并完成基础案,疑点用红笔做好标记。2、规范书写,按质按量完成导学案。3、建议 2 课时。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自主学习,标出疑点。)1、公平的含义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2、公平的收入分配的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3、如何在收入分配方面实现社会公平?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保证“两个合理比重”: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 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① 意义: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② 措施: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基础案(课前 10 分钟)先精读课本,理解课本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再仔细、认真作答。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措施: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自主学习,标出疑点。)1、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例,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①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