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可持续进展报告发布:2025 年总体趋势乐观 29 日在北京发布的《XX 年中国城市可持续进展报告》显示,列入讨论范围的 35 个城市在生态投入指标上的表现均比 XX 年有所改善,中国城市可持续进展的总体趋势乐观。 该报告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共同发布。这是联合国 193 个会员国在 9 月份通过新的 17 个可持续进展目标后,首份在华发布的城市可持续进展评估报告。 报告依据“中国城市可持续进展指标体系”,运用联合国人类进展指数和生态投入指数,对中国 35 个大中城市、长三角核心区 16 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了讨论。报告不强调城市在具体指数上的排名,而是划定了人类进展和生态投入的理想范围,为城市的可持续进展提供目标。 报告指出,在列入讨论范围的 35 个城市中,武汉、长沙等 7 个城市,在取得高人类进展水平的同时将环境影响控制在较低水平;北京、广州、海口和长沙4 个城市具有相对高的城市进展效率;此外,35 个城市在生态投入指标上的表现均比 XX 年有所改善。报告认为,尽管非东部发达地区城市在可持续进展转型上需要更多的支持,但中国城市可持续进展的总体趋势是乐观的。 报告学术负责人、同济大学可持续进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主任诸大建表示,依据各城市目前的进展阶段,报告也为其在进展道路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促进人类进展、降低生态投入的建议。 在当日进行的“XX 中国城市可持续进展国际论坛”上,新华社副社长于绍良指出,城市进展要靠人的理解和接受,要靠人的参加和推动,要靠人的创新和制造。城市价值选择应当特别重视如何体现对人的进展需求的深度关切,体现对人的生存、生活、工作及进展的关怀。这既是“进展为了人民、进展依靠人民、进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具体体现,也是关系到城市“可持续”进展的一个核心要素。 “中国城市正在依据‘xx’规划制定自身进展的五年规划,同时将联合国可持续进展目标纳入规划,以人为本,协调生态和人类进展。”联合国系统驻华代表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诺德厚表示。 武汉、长沙在本次论坛上荣获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颁发的“XX 中国可持续进展城市奖”,广州垃圾治理项目、佛山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试点项目和重庆武隆生态旅游可持续进展项目荣获“XX 中国可持续进展城市范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