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好孩子》教案三篇篇一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并有一定的感情。 2、 通过朗读、讨论、填空等方法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并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生知道要互相帮助,做一个关怀别人的好孩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同意做个好孩子吗?你们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算一个好孩子呢? (引出课题《好孩子》)。 2、让我们来看看,这篇课文里讲了哪几个好孩子?他们好在哪里?二、初读课文。 (一)自主学习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给段落标上序号。 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检查 1、出示(带拼音):着急 淋湿 蹦着跳着 急忙 心疼 哗哗哗 嘭嘭嘭 蹬蹬蹬 2、出示象声词连线题。 3、检查课文段落。 三、学习课文(第 1 段) 1、齐读第一段,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天下大雨、奶奶很着急) 2、出示:京京带着伞,不要紧。小玲忘了带伞,一定要淋湿了。(指导读出奶奶奶奶着急的心情。)出示: 小玲 ——淋湿? 京京——不会淋湿? 四、学习课文(第 2——4 段) 1、奶奶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自由读一读。(第 2——4 段) 2、读了这几段,你知道了什么?(小玲没有淋湿)奶奶为什么感到很奇怪? 3、出示:小玲 ——淋湿?——没淋湿 4、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奶奶的奇怪的语气。 5、 分角色朗读。朗读课文时,我们就要走进故事里面去,他们着急,我们也着急,他们快乐,我们也笑眯眯的,这样读课文多有趣呀! 6、 口头填空:小玲没带伞,()把她送回了家,奶奶夸()是个好孩子。 板书:小梅 五、学习课文(5——7 段) 1、那么京京回家时又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呢?自由读(5——7 段)。 2、填空:带了伞的京京,把伞借给了(),自己却(),奶奶夸()是个好孩子。板书:京京 3、句式练习: 出示:小玲没带伞,()把她送回了家,奶奶夸()是个好孩子。 带了伞的京京,把伞借给了(),自己却(),奶奶夸()是个好孩子。 (齐读两句话,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3、奶奶为什么夸京京是个好孩子? 4、分角色朗读。要读出相应的语气。 5、出示第 7 段,及彩图,理解“一边…….一边…..”, 请两位学生表演,感悟两个动作同时做,练习说话。 六、小结:这篇课文讲的是两个孩子在雨天帮助同学的故事。赞扬了他们乐于助人的精神。 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