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五篇 【篇一】 xx,女,汉族,xx 市双台子区社会福利院党支部书记、院长。1963 年 7 月出生,1996 年 5 月入党,大专文化。原任 xx 市双台子区建设街道铁西社区党支部书记。2025 年 11月,调任 xx 市双台子区社会福利院党支部书记。当得知这位“小巷总理”要离开,铁西社区 100 多名群众自发到区委请愿,希望留下她。区委告诉群众:“那里的人更需要帮助、照顾”。带着这样的信任和使命,xx 走上了新的岗位。 向党员发起挑战:从我做起、向我看齐 与其他福利院不同,区福利院里的养员都是政府收留的“三无”人员,更多的是智障老人、儿童。“干部不愿来、老人不愿呆、职工不愿干”是当时福利院流行的顺口溜。 “支部是脊梁,党员是标尺。”长期从事党务工作的xx 深知这个道理,要想尽快转变福利院的现状,必须发挥党支部作用,把党员调动起来。但是长期累积的懈怠,不是简单的要求、命令就能实现。在一次支部会议上,xx 向支部党员发起挑战:“敢不敢向我这个弱质女流看齐?” 面对楼道里、楼梯间多年沉积的尿渍污渍,她用铁刷子一点一点的擦拭,一个缝隙都不放过。七天的时间,用了 16 把铁刷子,磨破了膝盖,福利院刺鼻的臭气不见了。面对缺资金、缺物资的窘境,她东跑西颠,与 7 家企业结成共建单位。养员的被褥定期更新,生活用品一应俱全。香瓜刚一入市,她自费 1000 多元买来给老人尝鲜,老人节她自费 3000 多元给老人包牛肉馅饺子,她自费资助福利院的儿童读书,自费给老人们添置衣物。她舍得在老人身上花费,却从没有公款请职工们吃过一顿饭,乱花社会捐助的资金一分钱…… 干部服了,党员服了,职工服了。老党员艾景文感慨的说:“这样的书记,走到哪里我都同意跟着她干,哪怕是看大门也行。” 向支部提出要求:再小的细胞也要健康起来 福利院最初只有 5 名党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小党支部”。但她信奉:就算是再小的细胞也要健康起来。她从制度建设入手,健全完善了党支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班子和支部党员双述双评、党员活动日等 40 余项规章制度,把思想政治建设的“从严”要求落到了每一名班子成员和支部党员身上。 她还主动将养员中的老党员全部纳入党支部。老党员们党性很强,敢说、敢管。xx 就组织这些老党员成立了“院务监督会”,参加院务的谋划并对执行进行监督评价老党员的余热得到了充分发挥,全院工作人员政治素养和业务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