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风险及其预防思索会计风险及其预防思索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展,现代企业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风险也日益表露出来,会计风险就是其中之一。会计风险是风险在会计工作领域中的一种反映。 一般来说,会计风险的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风险的客观性。客观经济条件的不确定性和会计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会计反映不可能尽善尽美。财务报表只能近似地揭示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不能非常准确的反映企业的全貌。会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是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基础。由于会计人员、企业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在有些方面甚至还存在利益冲突。所以,风险的存在是一种客观。 (二)、会计风险的不确定性。会计风险的存在是必定的,但会计风险是否发生以及风险程度大小都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假如会计信息中存在错误,但没有被发现或没有被全部发现或即便发生了但未追究会计人员的责任,那么,会计人员就不会承担损失或不会承担全部损失。只有会计人员的错误被追究时,潜在的会计风险才会转化为现实的会计风险,给会计人员带来损失。 (三)、会计风险后果的严重性。会计风险源于企业的会计工作,它不仅会给会计人员带来经济损失或使其承担法律责任,还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极为消极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 (四)、会计风险的可变性。会计风险的可变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随着社会监督机制的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会计理论与方法的不断改进,人们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某些不可控制的会计风险变为可控的会计风险,降低会计信息失真的程度。另一方面,客观环境的变化会导致新风险的产生。如表外融资、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等业务的出现会使会计工作中不可控因素增加,会计信息虚报的可能性增大,新的会计风险随之产生。 企业应当高度重视会计风险的防范工作,防患于未然,把会计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防范会计风险应实行如下措施: (一)贯彻落实《会计法》,建立健全会计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利用法律法规抵御会计风险。目前,国家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一些行业也相应地制定了许多内部规章制度,这是抵御会计风险的重要武器,也是防范会计风险的一个极好方法。有《会计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会计人员就有可能在工作中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样也就把过去治理会计的软约束变为硬约束。此外,企业还要在工作中仔细执行,加大执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