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废水的处理污染水体的污染物主要来自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径流污水。这些污水若不经处理就排入地面水体,会使河流、湖泊受到严重污染。因此必须先将其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排放。但这些污水水量非常大,若全部经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投资极大,因此应尽量减少污水和污物的排放量。如在工业生产中尽可能采用无毒原料,可杜绝有毒废水的产生;若使用有毒原料,则应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和设备,消除逸漏,以减少有毒原料的流失量;重金属废水,放射性废水,无机毒物废水和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毒物废水,应与其他量大而污染轻的废水如冷却水等分流;剧毒废水在厂内要进行适当预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排入下水道;冷却水等相对清洁的废水,则在厂内经过简单处理后循环使用。这样既可减少工业废水排放量,减轻污水处理厂的负荷,又可达到废水回用,节省水资源的目的。排放到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及工业废水,可利用多种分离和转化进行无害化处理,其基本方法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各种方法的简要基本原理和单元技术列入下表中。废水按水质状况及处理后出水的去向确定其处理程度。废水处理程度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由筛滤、重力沉淀和浮选等物理方法串联组成,主要是用以除去废水中大部分粒径在0.1mm 以上的大颗粒物质(固体悬浮物),且减轻废水的腐化程度。经一级处理后的废水一般还达不到排放标准,故通常作为预处理阶段,以减轻后续处理工序的负荷和提高处理效果。二级处理是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又称微生物法)及某些化学法,用以去除水中的可降解有机物和部分胶体污染物。在自然界中,存在大量依靠有机物生存的微生物,它们具有氧化分解有机物的巨大能力。生物法处理废水就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降解成无害物质的方法。二级处理中采用的化学法主要是化学絮凝法(或称混凝法。废水中的某些污染物常以细小悬浮颗粒或胶体颗粒的形式存在,很难用自然沉降法除去。向废水中投加凝聚剂(混凝剂),使细小悬浮颗粒的胶体颗粒聚集成较粗大的颗粒而沉淀,与水分离。常用的凝聚剂有硫酸铝(Al2(SO4)3),明矾(硫酸铝钾),硫酸亚铁(FeSO4),硫酸铁(Fe2(SO4)3)),三氯化铁(FeCl3)等无机凝聚剂和多种有机聚合物(高分子)凝聚剂。经过二级处理后的水一般可达到农灌标准和废水排放标准。但水中还存留一定量的悬浮物、生物不能分解的有机物、溶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