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赤壁赋课标要求1、细读文本,培养初步的文言语感。2、通过阅读鉴赏,增加对母语内涵与手法的体验。3、主动探究才可与文本对话,增强思维的深刻性。4、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课内外阅读作者在黄州的重要作品:《记承天寺夜游》、《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后赤壁赋》等。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流畅地翻译全文,掌握相关的文言现象。2、 能力目标:通过比较理解文章主旨。3、 情感目标:从写景状物中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期复杂的思想感情及其成因。学习重点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习难点苏轼儒、佛、道在赋中的反映。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难点:(1)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3)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并以“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和“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为教学重点。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本学案的内容共分三课时。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导引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第三课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第一课时学习小目标1、掌握作者以及相关的文学文化知识。2、通读全文,结合课文注释查字典读准字音,通其大意。学习重点诵读课文,掌握重要词语的读音,培养文言语感。学习难点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大意。课前预习教材助读1、走进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父苏洵,其弟苏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在思想上,苏轼博通经史,一方面,他仰慕屈原、贾谊、诸葛亮等经世济时的人物。曾多次上书朝廷,要求改革弊政。他在长期担任地方官期间,在“仁政爱民”的思想指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