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 2014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1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2.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掌握季风的形成、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3.掌握东亚与南亚季风的形成特点及其差别。[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掌握气压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2、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情感态度价值观]1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地理问题2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3、通过气候成因的分析,让学生能解释各地气候成因。学习重点:1.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 布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2.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掌握季风的形成、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学习难点: 掌握东亚与南亚季风的形成特点及其差别。课前预习学法指导:分析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课时:二课时 一、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气压带、风带气候类型典型分布区赤道低气压带⑱__________气候⑲____________、刚果盆地、马来群岛西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⑳____________沿岸、美洲太平洋沿岸等地区副热带高气压带和○__________地中海气候○__________沿岸、北美洲的加利福尼亚沿海、南美洲的智利中部、交替控制非洲南端的○____________2.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____________、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问题思考1.是不是受信风(带)影响的地方降水一定稀少?为什么?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何意义? 3.议一议:与撒哈拉地区相比,我国东南地区为何能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课内探究探究点一 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下图甲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乙为“世界海陆分布的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乙中 C 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课后训练一、选择题某地理学习小组为了深入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做了各种模拟演示。下图为“某理想区域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3 题。1.在模拟演示中,当黄赤交角变为 0°时,如果甲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无法再找到,试分析甲地所在的半球及气候类型( )A.北半球、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2.研究表明,甲、乙两地虽然纬度相当,但气候特征差异很大,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下垫面 C.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