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 2014 高中地理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2 新人教版必修 1学习目标:说出昼夜交替的原因和规律理解地方时的产生,掌握地方时计算方法,说出区时的划分和掌握区时计算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日期变更掌握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学习重难点:地方时的产生和计算、区时的划分和计算日期变更线的理解学法指导:讨论法﹑读图分析法、作图法学习课时安排:1 课时学习过程(或内容):课前预习1. 昼夜交替①昼夜形成:由于地球既不_______,也不_______,同一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②昼夜的交替:由于地球__________,昼夜更替周期为__________,称为__________。③晨昏线:指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又叫晨昏圈;晨昏圈可分为两部分,即晨线和昏线;晨线指向东______进入______的界线;昏线:指向东_______进入_______的界线。同时,晨昏圈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 _______和_______。2. 地方时①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地方时_______。②同一经线地方时_______,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_______的地方时。③地方时差:_______/时=10/_______分=_______/分(地球 150/时自转)。④地方时计算:T 所求时间=T 已知时间±_______(据东早西晚:东_______西_______)地方时差=经度差÷_______经度差(经度间隔)计算方法:______________3. 区时①时区划分:根据一天 24h 的传统,全球按经度划分为____个时区,即每个时区跨经度____。本初子午线(00 经线)的时区为_______(中央时区),跨东西经度各_______;中央时区以东每隔_______划为一个时区,依次为+1、+2、+3。。。+12;中央时区以西每隔_______划为一个时区,依次为-1、-2、-3。。。-12;其中+12 和-12 区各跨经度 ______,为两个半时区,合并为一个时区即_______区。②分区计时:各时区内都以本时区_______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统一标准时间即_______。③区时差:相邻时区的区时相差_______小时。④区时计算:T 所求区时=T 已知区时±_______(据东早西晚:东_______西_______);两地区时差=_______差(同侧减,异侧加);时区序数=经度÷150(四舍五入取整数)⑤中央经线计算:中央经线=150× 时区序数4.国际日期变更线①为了避免全球的日期混乱,国际经度会议规定_______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②在区时中,1800 经线为 12 区的_______经线,+12 和-12 的钟表时刻_______,但日期相差_______。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