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4.1 牛顿第一定律一、教材分析 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不只要明白定律本身说的是什么,还要了解人类进行探究的历史,本书对此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这种处理源于本书对过程与方法的重视。二、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不加研究、分析而只凭经验,对物理问题决不能主观臆断.正确的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2、帮助学生养成研究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比研究的习惯.3、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知道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动画演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2、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认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并学以致用。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四、学情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本身比较抽象,宜采用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运动的物体为 什么会停下,运动物体速度变小的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五、教学方法 1、对比实验、自主探索、合理推理。2、利用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惯性与质量的关系,贴近生活更易理解。六、课前准备 小车、小球、毛巾、玻璃板、斜槽、刻度尺七、课时安排 1 个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开门见山,阐述课题:前面几章学习了运动和力基础知识,这一章开始我们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第一节课我们来学习牛顿第一定律。首先来看本节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不加研究、分析而只凭经验,对物理问题决不能主观臆断.正确的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2、帮助学生养成研究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比研究的习惯.用心 爱心 专心13、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知道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动画演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2、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认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并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