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梅江中学高中历史 第十九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3★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两弹一星”决策的背景;“两弹一星”研制的主要成果;航天航空技术的新成果;“神舟” 五号载人航天工程;袁隆平和南优 2 号;袁隆平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杂交水稻对人类的贡献;1983 年,中国研制成功“银河-Ⅰ 号”计算机;1965 年中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成功;(2)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探究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3)通过视频录像播放,引导学生分析、找出中国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及这研究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及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采用小组讨论、辩论的办法。(2)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提供史料、图片和影视资料,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教学,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让学生学会尊重科学,树立为报效祖国而奋发学习的志向。(2)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难点: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深入浅出、准确简炼的讲述本节课文所涉及的科学知识。★教学过程及要点:导入新课: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线索: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但自 1840 年以后,备受欺凌,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然后再让学生阅读引言,了解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迅速制定了正确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科学技术振兴的伟大历程。有条件的学 校建议播放“神舟七号飞船升天并首次遨游太 空”的视频片段。并由此导入新课。一、从“两 弹一星”到载人航天:1、“两弹一星”:(1)概念:“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⑵1991 年和 1994 年,我国先后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并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3)导弹的研制成功:1964 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67 年 10 月,我国发射的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4)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