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朐县实验中学高中语文《季氏将伐颛臾》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4【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2·理解孔子鼓吹礼治,主张以德服人的基本政治主张【学习过程】一、走近孔子1、孔子(公元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2、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 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3、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论语》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4、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孔子被尊为圣人。二、三桓犯上春秋时鲁国著名的历史事件。鲁庄公有弟三人: 长曰庆父,次曰叔牙,次曰季友。因为都是桓公的儿子,故其后代称为“三桓”。三桓者: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三桓力量逐渐强大,不把鲁国国君放在眼里,甚至在鲁襄公十一年将公室刮分 ,为了 进一步排挤国君,季孙氏又谋求进一步扩充实力。《季氏将伐颛臾》,孔子和弟子的对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三、文本阅读季氏将伐( )颛臾。冉有、季路见于( )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 )颛(zhuān)臾(yú)。”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1、“求!无乃尔是过与? 译文: 2、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译文: 3、 何以伐为?” 译文: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 )列,不能者止( )。’1、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译文:-----------------------------------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则( )将焉用彼相(xiàng)( )矣?且尔言过( )矣,虎兕(sì)出于柙(xiá),龟玉毁于椟(dú)中,是谁之过( )与?” 提示:“虎兕出于柙”喻指季康子去攻打颛臾,“龟玉毁于椟中”喻指颛臾在境内遭到攻打,这是第一重喻义;老虎、犀牛从笼中跑出,龟甲和玉在盒中被毁皆因管理人员失职,因此来喻指季路、冉有失职,这是第二重喻义冉有曰:“今夫颛臾,固( )而近于费(bì),今不取,后世必( )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shě)曰欲之而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