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寓言故事短篇文字版 【篇一】儿童寓言故事短篇文字版 齐景公来到已被兼并的原诸侯国纪国视察时,在其京城内发现了一只金壶,打开一看,只见里面藏着一幅用红笔写就的帛书,上书八字箴(zhen)言:“食鱼无反,勿乘驽(nu)马。” 齐景公将丹书握在手中把玩一阵之后,不禁击掌赞道“对呀,为人行事的确应当如此。吃鱼只应吃一面,不要翻动,因为鱼腥味是能使人作呕的呀;出门时应当不骑那种跑不快的马,因为它缺少耐力,走不远啊。” 晏子在一旁听了,赶紧纠正道:“这八个字说的并不是您理解的这个意思。所谓‘食鱼无反’,是在告诫国君和大臣们不要贪得无厌,不能将民力耗尽,否则就会损伤国家的元气;所谓‘勿乘驽马’,则是比方国君不能将品质不好的人放在身边,委以重任,否则他们就会误国害民呀!” 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解释,不觉频频点头,但同时又不解地问:“既然纪国有这样好的治国箴言,它又怎么会亡国呢?” 晏子回答说;“这是有原因的。我听说,凡是有道的国君,总是将一些治国安邦的至理名言公开张贴在大街小巷广而告之,让全国上下共同遵守,同时发动民众随时监督;而纪国虽然有这样好的治国箴言,却将它投 注到金壶之中,束之高阁,并不实行。您想,他们这样做,能不亡国吗?” 这个故事说明,有法不实行,便像无法一样。一个人假如只是将修身的格言置于座右,却并不打算实行,他就不可能获得长进;一个国家假如不能将治国良策付诸实践,那么再好的国策也只能是一句空话!【篇二】儿童寓言故事短篇文字版 魏国大夫庞恭和魏国太子一齐作为赵国的人质,定于某日启程赴赵都邯郸。临行时,庞恭向魏王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假如有一个人对您说,我看见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君王信任吗?”魏王说:“我当然不信。”庞恭又问:“假如是两个人对您这样说呢?”魏王说:“那我也不信。”庞恭紧之后追问了一句道:“假如有三个人都说亲眼看见了闹市中的老虎,君王是否还不信任?”魏王说道:“既然这么多人都说看见了老虎,肯定确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庞恭听了这话以后,深有感触地说:“果然不出我的所料,问题就出在那里!事实上,人虎相怕,各占几分。具体地说,某一次究竟是人怕虎还是虎怕人,要根据力量比较来论。众所周知,一只老虎是决不敢闯入闹市之中的。如今君王不顾及情理、不深化调查,只凭三人说虎即肯定有虎,那么等我到了比闹市还远的邯郸,您要是听见三个或更多不喜爱我的人说我的坏话,岂不是要断言我是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