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事务所底稿编制与审计程序的心得体会

关于事务所底稿编制与审计程序的心得体会_第1页
1/9
关于事务所底稿编制与审计程序的心得体会_第2页
2/9
关于事务所底稿编制与审计程序的心得体会_第3页
3/9
关于事务所底稿编制与审计程序的心得体会关于事务所底稿编制与审计程序的心得体会 第一部分:概论 进入审计行业将近两年,辗转在 3 个事务所待过,也就接触过 3 个事务所的底稿,给人一个总的印象就是”模板有所不同,万变不离其宗”。每个所的底稿模板都各有其特色,但实际的审计程序却是高度一致的,不一致也不行,准则规定了的呢。 说到编制底稿,首先要搞清楚编制底稿的目的。个人认为,编制底稿其实就是记录自己所做的审计工作给别人看,给质控、合伙人、注协检查组看,反正就是给没有在现场审计的人看。假如他们看得懂看得清楚顺畅,觉得程序做到位了、问题说清楚了、可以确定报告上的数字了,那就 OK 了。 就财报审计底稿说,编制目的就是要说清楚财务报表上的数字是怎么来的,其实就是一个证明的过程,证明的方法就是你所实施的审计程序。既然是证明过程,那就需要证明链条连贯,所以你看各科目实质性底稿基本都根据”总表→明细表→对明细表各数字的检查”这么一个程序来的。但”对明细表各数字的检查”我们不可能做到每个发生额、余额都去检查一遍,这就需要”对内控的信赖”、”重要性”、”审计抽样”这三个超级有用的武器了。 既然底稿编制是一个证明过程,那也就涉及到猎取证据的效力问题。总体来说,那就是”外部证据效力大于内部证据效力、纸质证据效力大于电子资料证据效力”这么一个原则。所以对银行存款余额我们需要银行对账单、询证函来佐证,对应收账款我们需要外部单位的询证函来佐证,讲的就是一个证据效力问题。外部单位的一句话确认胜过企业内部人员的千万句解释。 第二部分:总体审计流程 说了底稿编制总的原则,接下来要说说具体的底稿构成及编制方法了。根据现在推行的”风险导向性”审计方法,一个项目的底程序可分为”初步业务活动”、”风险评估与计划”、”进一步审计程序”、”其他项目审计程序”、”业务完成阶段”五部分,每部分底稿各事务所都会有模板,基本做了哪些程序把相应的表填好就是了。所以与其说底稿怎么做,不如说审计要走哪些程序。当然假如你根据模板都不会填,那我也只能呵呵了。 1.初步业务活动 初步业务活动就是记录的签”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前所做的事情大体上就是三件事:一是初步评估这个项目的风险,看值不值得去做二是评估一下审计人员的独立性,看违不违反准则关于职业道德方面的硬性要求;三是评估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看能不能做下来。这三点评估下来 OK 了,那就可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关于事务所底稿编制与审计程序的心得体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